猫律师网

如何根据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检验结果作假进行处罚?

119人参与 |  2024年03月25日 18:39|  作者:   |  评论:0
  摘要  

如何根据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检验结果作假进行处罚?食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伪造、篡改食品检验数据或者报告,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而言,如果食品检验机构或个人在提供检验服务...

如何根据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检验结果作假进行处罚?

食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伪造、篡改食品检验数据或者报告,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而言,如果食品检验机构或个人在提供检验服务过程中弄虚作假,导致出具的检验结果失实,监管部门可根据其违法程度对其进行以下几种处罚:

1. 行政处罚: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九条,食品检验机构或者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由授予其资质认定的部门撤销检验资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终身禁止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2. 刑事责任:若食品检验结果作假行为构成犯罪,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依据《刑法》相关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九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对于销售过期变质食品如何进行法律制裁?

销售过期变质食品的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公共食品安全构成了威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这种行为应当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十)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销售过期变质食品的行为已经明显违反了此条规定。

其次,对于此类违法行为,法律责任主要体现在《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中:“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此外,如果消费者因食用过期变质食品而遭受人身损害,销售者还需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百二十四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第四十九条等条款对于销售过期变质食品的行为,监管部门将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包括但不限于没收违法所得、罚款乃至吊销许可证;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要求销售者进行民事赔偿。

食品安全法对虚假标注食品信息如何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虚假标注食品信息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对此,我国法律设置了严格的处罚制度。

1. 虚假标注食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伪造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地址、主要原料或配料等重要信息,或者对食品的营养成分、功能、产地、质量等级等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2. 对于此类行为,首先,市场监管部门有权要求其改正,并可根据情节轻重,对其处以罚款。具体罚款金额可依据食品货值金额计算,一般为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如果货值金额难以计算或者没有销售所得的,可以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3. 其次,对于构成犯罪的,如情节严重,可能触犯刑法中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或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条规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生产经营者对其提供的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

2. 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条明确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一)生产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二)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3. 若情节严重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关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以及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等相关条款也将成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依据。

我国食品安全法对于食品检验结果作假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通过严格的行政处罚与刑事追责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食品检验过程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在此提醒相关企业和个人务必遵守法律规定,切勿触碰法律红线。

来源:互联网,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扣扣号:185#0792#13去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