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守责才是最大的政治
298人参与 | 2020年01月25日 23:42| 作者: | 评论:0
在疫情面前,如果权威真相持续缺席,人们就会相信流言。如果真相不能有效传播,人们就会宁可相信坏消息,也不相信好消息 十七年,疫情再现,我们愿意相信钟南山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 | 本刊记者 张明萌 编辑 | 蒯乐昊 全文约2996字,细读大约需要8分钟 1月20日晚间,84岁的钟...
在疫情面前,如果权威真相持续缺席,人们就会相信流言。如果真相不能有效传播,人们就会宁可相信坏消息,也不相信好消息
十七年,疫情再现,我们愿意相信钟南山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 | 本刊记者 张明萌
编辑 | 蒯乐昊
全文约2996字,细读大约需要8分钟
1月20日晚间,84岁的钟南山再次“出山”。这次,他作为国家卫建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接受了白岩松的采访,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防控情况作出一系列回应 。他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来自野味,“肯定的人传人”,存在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提醒公众提高防范意识,如果身体不舒服及时就诊。出门最好佩戴口罩,勤洗手,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钟南山的发言更新了疫情的最新情况,尤其指出“肯定的人传人”,而非此前武汉官方发布的“有限的人传人”,引起民众警觉。在采访中,他用词谨慎而直接,语气与十七年前非典时期并无二致。
钟南山在疫情一线高强度地工作着,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们关注,人们希望从他嘴里听到哪怕只言片语,那也许就会是破解疫情的关键线索。1月18日,84岁的钟南山挤上了下午五点广州开往武汉的高铁,奔赴武汉防疫前线,出任国家卫建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由于春运期间车票紧张,他被安顿在餐车一角。晚上11点达到住处后,他简单的听取了武汉方面的情况,19日一早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了解情况。下午开会到五点后,他飞去北京,奔赴国家卫建委开会,直到凌晨两点才睡下。20日6时,钟南山又开始了高强度的工作,他接连出席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媒体直播连线……直到深夜。
在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答记者问中,钟南山重申了“人传人”,指出当时患者95%以上都跟武汉有关系,去过武汉,从武汉来。证实了有医务人员的感染。
1月21日16时,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提出:对感染者进行前端隔离,并严密跟踪密切接触者,是目前防控疫病传播的最好手段。他提到在武汉就出现了一个病人影响了14个医护人员的案例,“这个并没有出现在传染病医院,而是出现在不是收传染病人的地方——神经科。所以我们要关注所有的医护人员的防疫问题。”
1月21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中)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广东全面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情况 图 / 新华社
实际上,在疫区,早期病患出现在其他科室后来被证实绝非孤例,相当数量的病毒携带者,早期因为没有发热症状,难以被及时发现,这也为后来疫情的大规模爆发埋下了隐患。
在再次奔赴疫情前的最后一个采访中,钟南山表示,目前防控措施能想到的都做了。
钟南山的出现与言论对民众起了关键作用,口罩迅速脱销,他的照片被制作成拜年图片出现在朋友圈和微博中。他在媒体露面之后,一则淡盐水漱洗咽喉部位可杀死病毒的信息广为流传,落款“钟南山院士建议,2020年元月21日”。直到钟南山院士团队正式辟谣才告一段落。非典之后,这类以钟南山之名发端的谣言数不胜数,昭示了他在民众心中强大的声望。关键时刻再次站出来的钟南山,又勾起人们对这位当年敢讲真话、抗击“非典”英雄的集体回忆。
2003年2月16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英东广州重症监护医学中心,钟南山(右)与其他专家在医治一位非典病人 图 / 纪粤鸣
2019年年初,本刊曾专访过钟南山院士。令人意外的是,钟南山特别重视门诊,虽然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但是如无特殊情况,他每周四下午的时间都留给例行门诊,问诊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
病人都是通过专家热线预约,提交病例后由钟南山的助手们筛选,紧急的病症有可能优先安排。每周只有十几人能坐在钟南山面前,获得和钟南山一对一的至少半小时。这些病人平均要等三到六个月。名声最盛时,约他看病的人甚至排到两年后。他同样重视的事情是周三上午的查房,他的学生、护士、护士长、主治医生、主任医师紧随其后。查房所看病人有限,有病人会边哭边拉住他。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教授张挪富回忆,1992年刚到医院时,大查房就已经开始了,至今未曾间断过。“他主要是看一些诊断和治疗有困难的疑难病人,解决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
钟南山自认是“临床医学家”,门诊发现的疑难病症,他会当作学术研究的挑战,回到实验室攻关。在他心中,疑难病症是课题。“实践医学就是一边实践,一边科研,不能只是搞研究,最重要的还是解决病人的问题。”
他早过了退休年龄,但从未停下,已经很多年没休息过了。“我有周六和周日,但我要干活。”
钟南山为从甘肃赶来的患者检查 图 / 本刊记者 大食
67岁那年发生的事情是钟南山人生众多转折点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笔。2003年,“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来袭,在疾病最先爆发的广东,作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呼吸科的代表人物,原本只在行业内享有盛名的钟南山被推到了台前。
在这次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疫情危机中,当疫情一度被瞒报、人心惶惶时,拥有准确的信息、有依据的治疗措施,主张无隐瞒披露的钟南山迅速成了抗击非典的“领头人”,他的每一句发言都能占据媒体醒目的版面,他的一举一动成了非典疫情的风向标。他被贴上“敢说真话”的标签,同时也成了非典时期医疗工作者的最佳代表。有关他的传记《勇敢战士——钟南山传奇》排在非典时期畅销书前列。
非典时期,广医一院呼研所科研人员在进行病原研究 图 / 受访者提供
对于钟南山所展示的形象,媒体多用“斗士”或“战士”来描述,《人民日报》形容他拥有“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拯救生命于死神的博爱精神”。
在参观“中国-东盟领导人关于非典型性肺炎问题特别会议”时,钟南山走访了16个国家和地区,以一线医学研究者的身份讲解中国如何应对非典。“他非常忙,很疲惫,但只要有机会,他就主动到国外演讲。国外的人都知道他在呼吸疾病领域是中国的权威,他实事求是把中国情况告诉国外专家和媒体,讲述中国政府是怎么做的,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这种做法得到很多国外学者的认可。当时很多国家都把中国封闭起来了,他的行为为政府缓解了很大的压力。既消除了国际社会的误解,又证明了真实的重要性。”
广医一院抗击非典全院动员大会 图 / 受访者提供
“敢说真话”的性格让钟南山成为媒体追逐的热门人选,参加两会时一段被记者长枪短炮封锁的50米路段,他要走半小时,对提出的问题,无论是否专业,他都会说点什么。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钟南山说”。他对公共事件的发声延续了非典时期的风格。他在政协医卫界会议上发问:“现在药品名称这么多,我临床45年,有的药我都叫不出名字,这么多新药是怎么出来的?同一种药能有十几到几十个名字,往往是一个药品改个名,摇身一变成新药,‘身价’立刻飙升。这些批号是怎么拿到的?这些问题到底谁来把关?”也在论坛上批评广州的空气污染:“无论是有病还是没病,50岁以上的广州人肺都是黑色的!”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灰霾与肺癌有极大的关系”。他每一次发言,几乎都会引发广泛讨论。2011年至2012年,他多次呼吁检测公布PM2.5数值。2013年1月,环保部公布全国各城市PM2.5数值,而非按原计划到2015年在重点地区进行防控。
他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太大变化。每周三周四,查房问诊雷打不动。下午下班后快走或跑步20到25分钟,双杠、仰卧起坐、单杠,一套流程下来大约一小时,每周三到四次。十年前的一次心脏手术让他告别了篮球场,“现在不太能做对抗性的运动。”球队并未忘记他,82岁生日那天,送了他一件所有队员签名的球服,上面写着“福如东海,寿比钟南山”。
如果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他会继续之前的忙碌生活,专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工作,大力推动肺癌筛查居民健康服务,建成广州呼吸中心依然是他最大的追求。
曾经接受央视播出的《面对面》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王志问钟南山,“你关心政治吗?”
钟南山几乎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我只想搞好自己的业务工作,以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这本身就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一个人在他的岗位上能够做到最好,这就是他的最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