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侵权责任法》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失行为?
64人参与 | 2024年02月15日 13:40| 作者: | 评论:0
如何根据《侵权责任法》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失行为?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失行为,首先需要看其提供的医疗服务是否达到法律规定的标准,即是否符合当时的医疗水平,并遵循了医疗卫生管...
如何根据《侵权责任法》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失行为?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失行为,首先需要看其提供的医疗服务是否达到法律规定的标准,即是否符合当时的医疗水平,并遵循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其次,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尽到了与当时医疗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注意义务,包括但不限于对病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操作、术后观察以及风险告知等方面。如果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违反上述规定,导致患者受到损害,就可以认定其存在过失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中如何界定《侵权责任法》中的过错责任?
在医疗事故中界定《侵权责任法》中的过错责任,首先需要明确“过错”的法律含义。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过错是指行为人违反了对他人应尽的注意义务,从而导致损害后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主要是指其在诊疗过程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包括但不限于:诊断错误、治疗不当、延误治疗、未履行告知义务等。
具体界定医疗事故中的过错责任,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1. 证明医患关系的存在:即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服务的事实。
2. 证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存在过错:通过病历资料、医疗操作规程、专家鉴定意见等证据,证实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失行为,如违反诊疗常规、操作失误、疏忽大意等。
3. 证明过错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错行为直接导致了患者的损害结果,若无该过错,则损害可能不会发生。
【法律依据】
1.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也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患者就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与其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医疗机构主张不承担责任的,应当就其不存在过错或者其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判断是否构成《侵权责任法》中的过错责任,主要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这种过错与患者所受损害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在运用《侵权责任法》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失行为时,应结合具体案情,详细审查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全过程中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定的诊疗规范,是否充分履行了合理的注意义务。若因医疗机构的过错行为造成患者损害,患者有权请求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同时,为确保公正公平,这一过程往往还需要借助医疗专家进行专业鉴定,以准确界定医疗机构的责任范围。